人不顺的时候对痛苦都有体会的,一旦什么都顺利了就以为很快乐,往往对什么是造成痛苦的因并不明白。就像肩膀上扛着东西,一个肩膀痛了换到另一个肩膀,刚开始会舒服一点,其实不久一样会痛的,但我们不会这样去想。
教言开示
听课、学习不能只听一个结论,自己不去思维和分析。自己没悟到,没有体会,等于还是没有明白。
像目前这个阶段,我们其实是听不懂佛法的,为什么?打个比方说——生气,别人只要一讲“生气”,自己直接就会很清楚,不需要解释,因为平常自己有体会,不会停留在那个文字上。但是佛法,比如“菩提心”,因为目前我们都还没有悟到,没办法直接转到体会,只能相似的在文字上讲一讲或者背出来,其实自己根本就没明白。但是很多人会一直停留在字面上,还以为自己已经懂了。
有的人常常会说“道理我懂了,但就是做不到。”那其实还是没有懂,只不过就接受了这个说法!
闻法一定要多思维,只是坐在那里一直一直听,自己不思考,到后来只会越来越厌烦,最终可能就放弃听法了。学习佛法一定是通过“闻思修”三慧来获得。哪个对、哪个错,自己能够非常完整的了解,对自己或者别人都有很多好处。当思维越来越细致时,闻法也会变成正行。当这些成为了自己的习惯,自然也就成了修行,不需要另外再去搞一套。
佛法,是真正能够去除一切障碍得到真实快乐的方法。我们学习佛法就是为了要离苦得乐。佛法为什么能对治烦恼和痛苦,什么是造成轮回和痛苦的因,自己明白了吗?佛法一直教导我们要放下执着、放下自私,自己做到没有?如果没有,学和不学也没什么两样,等于还是没有入佛门。
人和法不能有距离,人应该要变成法。只要有无明就会有痛苦。这是自然规律,不是因为信仰佛法才变成这样。自己要清楚学习佛法的目的和能够达到这个目的的因是什么。明白自己和法的距离,学的时候才会更有选择,知道该怎么做。
我们嘴巴上常说要离苦得乐,但有时因为身体稍微有点不舒服,随便就可以放弃听法了,就好像明明知道自己生病却放弃看病一样,所作所为和所学完全颠倒。
过去的成就者,为了学习,不管路途多遥远、多么艰难,哪怕一路乞讨都会去求法,依止到上师后就在那里一直努力学习,即使缺衣少食,没地方住,也会非常珍惜,始终刻苦专研。以前在佛学院的时候,因为没有电,有的人条件不好,只能跑到屋子外面借着月光温习。月亮一边移动他也跟着移动,到了后半夜,人已经从山脚跑到了山顶。
现在学习条件好了,很多人不懂得珍惜,学不学无所谓,每次来听课都像完成任务,要不就是喜欢跑来跑去,做些外在的行为,不愿意坐下来闻思修行。如果真的对十八种暇满一条一条都很细致思维过,应该会明白人身的价值,不会去浪费的。
我们这辈子能得到人身,一定是上辈子持戒的结果。想下辈子再得人身,就必须持戒。想要什么就必须付出什么,因果的道理佛法讲得很明白。自己是否做到了?很多人已经受过皈依戒,居士戒或者菩萨戒,都守得怎么样了,是不是表里如一?
所以,对于佛法,我们要真正懂得其中的内涵和价值,不能仅仅因为喜欢,应该要不断检讨自己是否已经入佛门了。
很多人经常喜欢说“随喜”,其实什么是“随喜”自己并没有明白。如果真的随喜,那么对方在做的事情自己也一定想要去做到的。
比如现在很多人都在修五加行,其中要修11万遍顶礼。这时如果有个人说:“我重新要开始磕大头了!”我们嘴上可能会说:“哎呀,太好了,随喜你啊……”但实际上,如果也要你跟着再修一次11万遍顶礼,你马上就会害怕的。这说明其实心里根本没有随喜,完全是骗人的。
相反如果生活中有个你非常非常讨厌的人,一直拿他没办法,突然有天听说他被人打了,那时你可能真的会随喜的,觉得自己出气了,很高兴。又或者你听说你认识的人中奖得了500万美金,你马上也会对他随喜的,因为你自己也真的想得到500万。那些才是标准的在“随喜”。
所以随喜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。尤其修善法的时候,我们经常连一点点苦都吃不起,根本不要说随喜了,恐怕对法有信心都很难,很多时候只是成了口头禅而已。